内部网关协议RIP的工作原理

2016-07-12 来源:互联网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内部网关协议ICG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RFC1058],它的中文名称很少使用,叫做叫做路由信息协议。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其最大优点就是简单。

网关协议RIP

RIP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因此,这是一组距离,即“距离向量”)。RIP协议将“距离”定义如下:

从一路由器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1。从一路由器到非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所经过的路由器数加1。“加1”是因为到达目的网络后就进行直接交付,而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己经定义为1。例如在前面讲过的图中,路由器R1到网1或网2的距离都是1(直接连接),而到网3的距离是2,到网4的距离是3。

RIP协议的“距离”①也称为“跳数”(hop count),因为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就加1。RIP认为好的路由就是它通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少,即“距离短”。RIP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因此“距离”等于16时即相当于不可达。可见RIP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本文关键词:

本文均为荣益互联摘自权威资料,书籍,文章,或来自网络,如有版权纠纷或违规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欢迎您的分享,谢绝直接抄袭复制。感谢…

关注格度视觉